四川省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解析
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医药健康高地,正着力构建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聚集高端资源、提升更高能级产业水平、融入更深层次国际分工,加快构建具有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世界级现代化医药健康产业体系,建成世界级医药健康产业高地,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面向“一带一路”医疗健康服务首选地、国际医药供应链枢纽城市。
一、产业指标
从企业资质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2月,生物医药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61家,专精特新企业为47家,瞪羚企业为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10家。

从区域产业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2月,成都市生物医药企业共计1596家,其中,生产类企业829家,CRO、CDMO、CMO及研发类企业51家。
从研发能力看,截止到2023年2月,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数量为6427个,新药上市数量为8个,国产医疗器械上市数量为1114个,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数量为466个。

从主营业务收入分布看,截止到2023年2月,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中,化药企业为119家,中药企业47家,中药饮片67家,生物制品31家,医疗器械445家。

从投融资收并购事件看,从2018年到2023年2月,投融资数量分别为49、27、27、47、17、1件,融资金额分别为23.36、47.12、66.81、90.79、53.87、2亿元。

从医院销售情况看,从2018年到2022年分别为403、435、375、452、238亿元,从集采中标情况看,从2018年到2022年分别为0.65、0.47、3.22、12.33、2.82亿元。


二、产业趋势
成都医药健康产业功能区在空间布局上以“三城三区两带”为空间支撑,形成“三医两养”产业体系。成都统筹优化产业布局,精确产业定位和细分方向,支持18个医药健康产业相关功能区的专业化、差异化、高端化发展。将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和天府中药城打造为建设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医药供应链枢纽城市的三大承载区,将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打造为建设国际医疗健康服务首选地的主要承载区,五城区(含成都高新南区)、成都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区作为建设国际医疗健康服务首选地的重要支撑,将环龙门山—邛崃山中医药保健与健康养老国际示范带、龙泉山健康旅游与体育休闲国际示范带打造为建设国际康养胜地的主要支撑。
总体来看,中药饮片产值居全国第二,中成药产值居全国第四;人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疫苗等生物药在品质和规模上稳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血液制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
化学药制造聚集头部企业,药物制造形成规模,但创新化学药研发欠缺。化学药制造是成都生物医药的主体部分,科伦药业、倍特药业、健进制药、恩威制药和康弘制药等企业在化学药制造和仿制药领域有多个成熟产品,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全市有30多家制药企业产值过亿元,培育了人血白蛋白、乐力钙等知名产品,一批中小企业也加速发展。科伦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大输液专业生产商,并且布局新型制剂药物等创新领域,成都圣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多肽生产企业。成都化学药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偏小,集中度不高,产品以仿制药为主,部分企业涉足改良型制剂药物,原始创新较少,整体创新要素缺乏。
中药制造基础较好,培育了一批知名企业,天府中药城作为中药产业聚集区。彭州市的天府中药城是成都产业的核心聚集区,天府中药城有国内最大的道地中药材川芎产业示范基地,也是黄连、杜仲、厚朴等中药材的知名产地。天府中药城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创新植物药、医药贸易及康养产业,重点打造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制造、医药商贸流通和中医药康养旅游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天府中药城聚集了丽珠、亚宝、康弘、新绿色药业、协力制药等45家知名中医药企业,其中上市公司5家,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3家。拥有“丽珠”、“亚宝”等中国驰名商标,“济生堂”、“川济”等百年老字号品牌。
生物药布局广泛,涉及多个前沿领域,但起步较晚。成都传统的生物制品产业以血液制品和疫苗为主,有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和蓉生药业等机构和企业。在近几年热门的抗体药物和细胞治疗等领域也有科伦、康弘等企业布局,康诺亚和至善唯新等创新生物技术企业参与开发。科伦药业有多个创新抗体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同时布局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康弘药业的康柏西普是国内屈指可数的能与国际同类药物在各方面媲美的一类创新生物药。三叶草利用其首创的“蛋白质三聚体化”技术平台,发现、开发和产业化革命性生物疗法,聚焦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四川大学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细胞疗法是全球首个在临床上进行试验的CRISPR产品。但与创新发达的地区相比,成都在生物药创新研发上起步较晚,大量创新药进度落后。
医疗器械产业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总体持续稳步发展,呈现出一个较为庞大的医疗器械产业群落。医疗器械产业进入稳定发展和产业转型时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但企业整体规模偏小,以低端产品为主。成都市的医疗器械产业方向主要集中在无菌医疗器械(医用高分子消耗材料)、设备类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产业、生物医学材料产业四大领域。产品种类主要有:一次性高分子材料制品及耗材、医用设备、体外诊断试剂、生物材料制品等。其中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耗材、体外诊断试剂具有一定的规模,消毒设备在全国具有自己的市场、医用磁共振影像医疗系统产品已经上市填补了西部空白,生物材料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骨螺钉及其隔离膜为国内首创。在体外诊断有迈克和奥泰医疗等领军企业,以及23魔方等具有特色技术的创新公司,在诊疗设备方面有博恩思手术机器人和蓝光英诺等创新型研发企业。
在合同外包服务领域,聚集了一些龙头企业,发展空间巨大。成都市有先导、华西海圻等创新型研究服务企业,先导打造了全球创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并成为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西部高科技企业,华西海圻的新药安全性评价服务在西南地区占绝对主导地位。同时,成都还引进了药明康德,在成都医学城建立了CRO综合服务基地。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产业观察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 展会介绍 -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生物技术产业、制药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等多个方面。 2024西部 (成都)生物医药及技术装备展览会(www.cdbio-expo.com)将于2024年12月19-21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将继续秉承开放、创新、合作和共赢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和突破生物医药技术和产业创新,推动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打造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领航者。全面融合展览展示、年度创新产品评选表彰、高峰论坛、新品发布、采购大会、培训交流等各种活动形式着力打造生物医药及关联产业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展示和宣传的最前沿平台。